当前位置: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05日
来源: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聚焦艺术素养

共赴音乐之约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为深化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实践,提升教师跨学科艺术融合能力,2025年10月26日上午,深圳教育研修院开设的面授课程《走进交响乐》在官田学校励耘大礼堂如期开班。来自市内部分中小学各学科的70余名一线教师参加了培训。

本次培训特邀两位音乐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担纲主讲,通过“理论讲解+互动体验”的沉浸式教学模式,为参训教师开启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交响乐探索之旅。



深耕音乐教育

兼具专业与情怀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本次培训由彭靖与魏玮两位老师联合授课,她们以扎实的专业背景、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独特的教学视角,为课程注入了多元魅力。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彭靖:跨界融合的艺术教育领路人


香港中文大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继续教育授课教师,官田学校副校长。其教育履历闪耀着多重荣誉:曾获“广东省优秀艺术指导教师”“全国艺术教育优秀工作者”“优秀援藏干部荣誉勋章”“优秀教育人才”等称号。在专业领域,彭老师深耕艺术教育十余年,个人参赛及辅导学生参与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比赛90余次并屡获佳绩;主持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5项,出版专著7本,获1项软件著作权,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1篇。她以“艺术为媒,育人育心”的教育理念,长期致力于推动艺术教育的普及与创新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魏玮:国际视野下的音乐实践先锋


中学一级教师,研究生毕业于德国明斯特音乐学院(德国顶尖音乐学府之一),现任宝安中学(集团)第二外国语学校音乐教师、管乐团指导教师、艺术科组长,同时担任深圳继续教育授课教师、宝安区骨干教师、宝安区艺术评审专家库成员、深圳市管乐协会副秘书长及乐队协会理事。她的教学成果丰硕:曾获广东省“精品课”一等奖、宝安区音乐学科命题比赛一等奖;带领校管乐团斩获深圳市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优秀指挥)、中华杯全国管乐展演优秀乐团及优秀指挥、深圳市校际管乐节金奖(优秀指挥)等多项重量级奖项。魏老师将国际化的音乐教育理念与本土实践相结合,擅长通过乐团训练与舞台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两位专家“学术+实践”“本土+国际”的互补背景,为本次培训提供了立体化的知识图景。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沉浸互动

解码交响乐魅力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1.情境导入:以视听唤醒音乐感知


课程伊始,主讲教师播放了一段经典交响乐演奏视频(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选段),激昂的旋律与丰富的乐器声部瞬间点燃现场氛围。教师引导教师们闭上眼睛专注聆听,随后提问:“你听到了哪些声音层次?哪种乐器的声音最突出?”通过这一简单的互动,迅速将教师们带入交响乐的情境中,为后续的深入学习奠定感性基础。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2.结构解析:从抽象到具象的认知跃迁


针对“交响乐团组织结构复杂、乐器组别抽象”的教学难点,主讲教师创新采用“图片展示+图示化任务”的方式,直观呈现弦乐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管乐组(木管:长笛、双簧管、单簧管、巴松管;铜管:小号、圆号、长号、大号)、打击乐组(定音鼓、小军鼓、钹等)的乐器形态与舞台站位。通过标注“首席小提琴通常位于指挥左侧”“打击乐组位于乐团后方”等视觉线索,将复杂的乐团编制转化为可观察、可记忆的操作指南。教师们纷纷拿起笔记记录,或用手机拍摄关键图示,现场学习热情高涨。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3.互动实践:在参与中深化理解


讲座全程采用“现场互动式”教学:主讲教师随机邀请教师上台,根据播放的交响乐片段判断当前主导的乐器组别(如“这段旋律主要由弦乐组演奏,你能听到小提琴的高音旋律吗?”);或通过“节奏模仿游戏”,引导教师用拍手、跺脚模拟不同乐器的节奏型(如定音鼓的沉稳低音、小军鼓的轻快节奏)。参训教师全程积极参与,笑声与讨论声此起彼伏,原本“高冷”的交响乐变得亲切可感。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跨学科共鸣

赋能教学实践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本次培训成功达成预期目标,不仅让教师们系统掌握了交响乐的基础知识,更激发了跨学科教学的创新灵感。参训教师纷纷表示,这场讲座打破了“艺术与学科教学割裂”的固有认知,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



罗少萍(历史教师)

“作为一名历史老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历史‘活’起来。这场讲座给了我重要启发——未来在讲述欧洲近代史(如古典主义时期)或文艺复兴时,可以引入同时期的代表性交响乐作品(如海顿、莫扎特的交响曲)作为背景音乐或赏析素材,让学生从旋律中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气质与审美取向。这种‘听觉+视觉’的双重输入,比单纯的历史叙述更生动、更有代入感。”



汤璧菲(学前教育教师)

“我的学生是幼儿园小朋友,原本担心交响乐对他们来说太难。但讲座中关于‘情绪感受与节奏律动’的部分让我豁然开朗——我计划在班级音乐角投放简短的交响乐片段(如《动物狂欢节》选段),引导孩子们用身体动作(跳跃表现轻快的木管旋律、缓慢摆动表现低沉的大提琴声部)去感知音乐的快慢、轻重。这种艺术启蒙不仅能培养乐感,更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以艺术为桥

促教师成长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本次《走进交响乐》专题培训是深圳教育研修院“教师艺术素养提升”系列活动之一,其成功实践验证了“艺术与学科融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未来,我们将继续围绕“音乐鉴赏”“美术创作”“戏剧表演”等主题,策划更多高质量的素养提升活动,为一线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平台,助力教师在跨学科教学中实现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最终惠及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艺术点亮课堂,素养促进成长——让我们期待下一次的艺术之约!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END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
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走进交响乐:一场跨越学科的艺术素养提升之旅,深圳教育研修院